身為土庫人,有二種食物一定吃過
且是從小吃到大,一是花枝麵,另一是當歸鴨肉麵線
因今天的行程較趕,所以只吃了鴨肉麵線,花枝麵就改天再來寫
從小到大,我們都是吃媽祖廟旁的阿海鴨肉麵線
小時候一碗30元的麵線湯濃、肉多又去骨,超正點的
十多年過去了,阿海晉升為阿海師
店面也從媽祖廟旁的小小店面搬到另一邊大大明亮又寬敞的店面
麵變成50元一碗,湯開始有些淡,肉則因為太忙了,所以沒辦法去骨
但還是常常高朋滿座,我想是習慣吧!因有時回去我們仍會習慣去吃上一碗的
阿海師的米血,真的好吃!很Q,其它的我就覺得還好!
今天不是要介紹阿海師,而是要介紹另一間
其實曾幾何時,鴨肉麵線變成土庫的名產了,一整條街到處都是鴨肉麵線的
麗玉鴨肉麵線是妹妹介紹的
第一次吃,有嚇到,因蠻大一碗的,重點是----鴨肉有去骨
套句表弟說的話,有去骨一整個贏了丫
麗玉麵線本來在車站附近,但因房東要收回店面,所以另僻戰場
搬到蔡外科的對面
大大的價目表在店門口!(請在這看好點餐,因室內沒有價目表及菜單的)
今天我和大表弟叫了一碗大的麵線,一碗小的麵線,一份腸子一份米血
很快的,腸子就上來了,很大一盤,且很新鮮
米血感覺上就還好,但我愛鄉下的米血糕,這算是鴨血糕吧!很Q
不過,麗玉的沒阿海師的Q,阿海師的米血感覺比較厚,也切的比較大塊
麵線,這是小碗的,大碗的沒拍到
因我拿好相機,表弟已經開動了,我就不好意思強迫他暫停讓我拍照
不過,大碗真的蠻大一碗的,且肉又加倍,真的很划算
你看看這去骨又鮮嫩的肉塊,是不是整個超讚的呢!
這是吃麵線的最佳良伴----日新辣椒醬,也是我們家從小吃到大的好味道
我們家的醬油膏也是吃日新的,拿來沾東沾西都很讚
這辣椒醬拿來沾蘿葡糕、糯米腸還有油飯、肉粽都很對味
但也應該說是很對我們家的胃吧!從小吃到大所以就會覺得好吃
下午要北上,又去外帶給姐姐,老板娘問我們要去骨嗎?
我才想到,對厚!有一次假日來,人太多老板就沒去骨的,所以可能要再叮嚀一下
還有一點我一直搞不懂的,明明這湯就夠鮮甜了,不知為何老板娘都會習慣再放味素的
也有可能是土庫人愛味素吧!但我們不愛味素,所以每次買都會跟老板娘說:不要加味素!
這點也要記得的!
若要比較麗玉和阿海師的話,光憑我自己的感覺的話
米血糕---->阿海師我比較愛
鴨腸------>麗玉的比較多,且品質較穩定
鴨肉------>麗玉的肉比較多,且去骨
麵線------>阿海師的比較有嚼勁,麗玉的偏軟(各有優點)
價錢------>麗玉勝出,阿海師小碗就50了,麗玉的大碗50應該可以抵過阿海師大碗的1.5碗吧!(今天我和大表弟吃的飽嘟嘟的才花了170)
有看到圓環附近有一間阿明鴨肉麵線,下次應該會去試看看吧!因今天中午有看到排隊人潮
至於土庫人一定會問我有沒有吃過市場旁的那間呢!
有有有,那間是我阿爸的最愛
小時候,他常自己偷跑去吃,他都吃市場旁,我們則是吃廟旁
有一傳說是因為他要避開外公,所以才會選擇市場旁那間的
市場旁這間和阿海師是兄弟檔,我也忘了誰是哥哥,只知照片上看來的話,爸爸是跟著阿海師
也可能阿海師比較有生意頭腦吧!店面換的大大的,而另一間則是維持多年前的樣貌
市場旁的那間,我去吃過一、二次,不是很對我的胃,所以後來我也不會想去吃的
(在土庫吃東西,我習慣去熟悉的店,算是尋找舊時回憶的一種吧)
下次再來拍搬新家的花枝麵給大家看!
那曾經是我很愛的麵食
對了!當歸鴨麵線其實我們家很常吃,因我媽蠻愛煮這一道菜的
煮一鍋,就可以不用炒菜,很方便
但以我們家的人數、食量,一次要吃掉二隻鴨,這有點嚇人
不過自己家煮的好處就是湯較濃,肉很多
但菲媽一樣是不會幫你去骨的,因她說哪那麼閒
且沒有其它附屬的,但如米血、鴨腸之類的
就只有鴨肉和麵線吃到飽!